返回首页

德阳什邡:渣山变青山

时间:2022-10-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9月26日,在沱江上游支流石亭江德阳什邡市蓥华镇仁和村穿心店河段,82岁高龄的赵万寿老人约了几位同龄好友,沿着江边两公里长的步道信步而上,一边拉拉家常,一边锻炼身体。

  “要是五年前,你请我来这里我都不得来。”赵万寿说,如今的步道位置,正是以前的穿心店磷石膏堆场,也曾是压在当地2000多名村民心头的“大石头”。

  据赵万寿介绍,在上世纪80年代初,穿心店沿江就开始堆放磷石膏,离自己家的直线米。下雨时,灰白色的磷石膏随着雨水四处横流,周围的土里寸草不生,石亭江中的水也变成了灰白色。天晴,特别是刮风时,粉尘借风飞扬,刺鼻的气味四处弥漫,村民大白天也不敢敞开门窗。

  据德阳市什邡生态环境局总工程师李杨介绍,持续几十年的堆积,硬生生地在当地村民的家门口形成了一座长数公里、高几十米的“人造山”。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村民梁廷栋说:“污染太严重了,地里不长庄家,果树不结果,江里鱼虾也活不了,就连沿江两岸上坡上都是树木枯黄。”同时,沿江大规模的堆放,还影响了下游沱江的水质。

  如今,整个穿心店绿树成荫,石亭江中碧波荡漾,就连数公里长的磷石膏堆场也身披绿装。在堆场的正上方,木质的步道纵横交错。堆场的斜坡上,一条条挡墙将草地间隔开来,犹如绿带环绕。不远处,一个五人制足球场沿堆场而建。

  “渣山换装变青山,以前的磷石膏堆场,现在成了周边村民散步、运动的打卡地,这得益于什邡下大力气开展的磷石膏堆场综合整治。”李杨说。

  据李杨介绍,2017年3月起,什邡总投资1.9亿元对穿心店磷石膏堆场进行整治。在此过程中,什邡首先采取削坡减压,实施堆场削坡排险工程,堆放的磷石膏各层之间设置运输平台,严防跨塌,累计挖、填磷石膏约163万立方米、削坡28万平方米,新建河道挡墙617米、修复原破损河道挡墙170米;其次,是对堆体整体覆盖防渗膜和防尘网,严防雨水渗入堆体,避免扬尘污染,累计为磷石膏堆体覆膜34800平方米,平整、碾压、硬化新增地块内地面32000平方米,覆土148000平方米,建成渗滤液收集沟1600米,新建地下水监测井5口。同时,什邡还在集中整治后的堆场上覆土、种草、增绿,着力将其打造成为一处沿江、亲绿、休闲的生态公园。

  2019年1月,什邡完成穿心店磷石膏堆场整治,整治后占地面积约565亩,堆存量约768万立方米、1152万吨。其中,永久性覆土封存572万立方米、858万吨,临时性覆膜封场196万立方米、294万吨。据了解,临时性覆膜封场的部分,将作为什邡磷石膏综合利用企业的生产材料加以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穿心店磷石膏堆场变公园,只是什邡治理磷石膏堆场的方法之一。“我们制定了全市磷石膏治理总体方案,针对全市7个堆场确定了各自的治理方案,并于2019年1月全面完成治理。”李杨介绍,根据不同堆体和不同治理主体,什邡采取远期封场、中期封场利用和近期规范取矿综合利用三种治理方式,为全市磷石膏整治把准脉、开对方。

  与此同时,什邡还做实河湖长制工作,持续推进“清河、护岸、净水、保水”四项行动,着力构建沱江上游生态屏障。近年来,什邡累计投入4670多万元,对流域内的白鱼河、刘家庵河等18条共计33公里黑臭水体(河段)开展全面治理,清理河(渠)795公里,清淤70余万立方米。同时,对全市近百家“散乱污”企业通过关闭、整改、调迁等方式治理,整改率达100%。(冉宏伟)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