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让干事者无忧让有为者有位

时间:2022-10-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为了调动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应当让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没有后顾之忧,营造敢担当善作为的良好氛围。

  在关心关爱上做“加法”。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统筹做好休假安排,督促制定关心关爱干部的具体措施,保障干部的合法权益。将心理健康和调适能力培训纳入各主体班次培训内容,加强干部心理疏导,原则上每人每年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试。改善基层的工作生活条件,抓好食堂、宿舍、澡堂、图书室、文体活动室建设,按规定全面落实补贴政策,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的生活。

  在工作压力上做“减法”。持续为基层减负松绑,明确县镇两级职责权限,取消没有法律政策依据、权责不对等的责任状,严禁假借“属地管理”名义将县直部门单位的责任转至镇街。严控各类检查评比,压缩面向镇街的各类会议、台账、报表等,减少重复调度,精简考核项目。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解决推诿扯皮、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加重基层负担的问题。

  在培养选拔上做“乘法”。突出精准化干部培养,完善干部“到基层一线培养、在基层一线成长、从基层一线选拔”的培养选拔链,树立向基层倾斜的用人导向。对缺少乡镇工作经历的年轻干部,有计划地选派他们到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一线进行培养性交流。大力实施“科长成长计划”,筛选重点岗位优秀中层干部,组织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着力打造高素质、专业化中层干部队伍。坚决调整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让能“下”成为常态,调动干部担当作为的积极性。

  在容错纠错上做“除法”。建立健全容错免责机制,明确容错情形,精准把握容错免责的科学区间。坚持实事求是,及时为被诬告和被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消除负面影响。同时,制定个性化回访方案,落实落细关爱回访制度,不让干事者受委屈、不让改革者背包袱,为全县党员干部打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