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四个全面-中国日报网

时间:2023-07-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摘要】“四个全面”良性互动的过程,必将是经济新常态发展条件下,中国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更加全面协调稳定发展的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完善和巩固的过程,是执政党越来越在纯洁性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中越来越得到中国人民支持拥护的过程,而由此开创的则是为世界越来越敬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锦绣愿景。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习近平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明确告诉我们要以更加扎实的作风,抓住机遇、奋力拼博,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事实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想做到蹄疾步稳,也就必须明确指向一个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3日在北京召开,2014年全国两会由此拉开帷幕。两天后,在人民大会堂还将召开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亚洲新闻台3月2日报道称,习近平提出的“四个全面”将可能成为本届两会关键热词。

  2015年全国两会即将拉开帷幕,《人民日报》连日来重磅推出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协调推进“四个全面”》,首次全面梳理和权威定义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这一治国方略。“四个全面”无疑成为当下的高频热词,备受国内外媒体关注。

  境外媒体称,在中国两会召开前夕,官媒连日高调宣导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汪玉凯强调,两会在习近平“四个全面”作为行动思想的框架下召开,习近平的指导思想必然对这次会议产生深刻影响。

  (记者姚奕)春节长假刚过,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关于党报首次权威定义“四个全面”,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25日已刊发过相关评论文章(),这里重点同网友分析一下接连出台的治军“铁腕”新政。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重点建设实践育人基地、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文化育人基地、志愿服务基地、德育创新示范基地,形成集群优势,扩大示范引领效应,打造思想政治教育高地。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的文化传承机构、各种专门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和社会意识形态的重镇,在它的科研、教学等各项核心活动中自觉建设、培育和传播社会的主流核心价值,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最近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将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加强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重庆大学的蒲清平教授没有想到,自己给学生开的“小灶”居然这么受欢迎。肖铁岩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我们通过微视频、微漫画、微段子、微公益和微竞赛的方式在网上征集学生的作品,然后进行评选。

  习近平同志在2015新年贺词中说:“我要为我们伟大的人民点赞”。习近平同志的这些讲话,亲切质朴、深得民心,也说明了人民对于执政党的分量。领导干部务必以国家、民众利益为重,“以百姓心为心”,摒除私心杂念,专心致志投入改革洪流。

  中国特色反腐败之路,是我们党领导反腐败斗争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重拳反腐的路径选择。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想腐的保障机制,是反腐败新常态的基本走向。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