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关于检察官公主插曲这到底是个什么梗?

时间:2023-06-0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宜宾考察,他来到三江口,眺望三江交汇处。一年来,长江发生了哪些变化?5月初,记者对话宜宾市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队员肖玉南。

  肖玉南:一是水更清了,鱼儿和来此越冬的候鸟更多了。二是非法垂钓的人几乎没有了,大家保护长江的意识有所提升,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长江大保护中来。

  随着长江保护力度的加大,一年来,上级部门给巡护队配备了不少高科技产品。比如夜视仪,方便我们夜晚巡查;航段上也安装了高清监控摄像头,让大家在办公室里也能及时“巡查”长江。记者:在你记忆里,过去的长江是什么样的?肖玉南:宜宾市江安县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县”,我在这里长大。1985年,12岁的我跟着父亲和哥哥在江上打鱼。记忆中,我们捕到过200多斤的大鱼。等到我20岁左右独立驾船时,捕到最大的鱼就只有30多斤了。父亲用的渔网,网眼有巴掌大,后来,我们用的渔网网眼只有大拇指指甲盖那么大。网眼越来越小,但我们打到的鱼却越来越小、越来越少。

  肖玉南:2017年,撒完最后一网后,我响应政府号召,上交渔船、渔具,成为宜宾最早退捕上岸的渔民之一。2019年底,宜宾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完成渔民退捕工作,共有1186名渔民上岸。同时,根据相关要求,沿江的工厂逐渐退出,长江水质开始逐渐改善。也是在这一年,我加入了宜宾市江安长江协助巡护队。

  肖玉南:就是想为保护长江作贡献。30多年的渔民生涯,让我对江段里的“鱼窝子”、险滩急流非常熟悉,这些水上作业经验在保护长江过程中起到了很大作用。

  从渔民到巡护队队员,以前是想方设法捕鱼,现在是想方设法保护鱼,不管刮风下雨,我们几乎全年无休,平均每个月的巡护里程有600公里左右。2019年以来,巡护队先后救助长江鲟500余尾、胭脂鱼50余尾,协助当地渔政部门打击非法捕捞近80次。近两年,在不少江段,经常会看到有鱼儿跃出水面,长江里的鱼又回来了。看着长江一点点变好、变美,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记者 王国平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