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做银耳莲子汤是这样理解吗?

时间:2023-01-05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2022年12月31日,首届“新疆工匠年度人物”“新疆最美劳动者”发布活动在乌鲁木齐举行,阜康能源维修车间设备员阿布都赛米荣获“新疆工匠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首届“新疆工匠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于2022年4月启动,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总工会、新疆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评选。活动旨在评选表彰一批扎根新疆、爱疆兴疆、民族团结、立足本职、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追求卓越、技艺超群、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为自治区建设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优秀技术人才。

  活动历时半年多,由专家评审委员负责提名入围、评审推选,最终7人荣获“新疆工匠年度人物”、9名个人1个集体荣获“新疆最美劳动者”称号。阜康能源工会积极参与此项活动,阿布都赛米不负众望一举获得殊荣。

  1996年,阿布都赛米从乌鲁木齐机电学院车工专业毕业进入原新疆氯碱厂工作,从锅炉上煤工干起,还在设备维修、固碱调色等多个岗位上工作过,一干就是26年。

  刚担任检修工作不久的阿布都赛米也曾踩过坑,在一次维修过程中,出于侥幸心理,他没有更换其中一颗问题螺栓,简单处理后就交接了工作,结果设备运输到作业现场准备安装时螺栓脱落。“虽然没有造成安全生产事故,但作为一名维修人员,肩负着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重任,没有差不多,只有必须干好。”他说。

  随着工龄的增长和技能的沉淀,阿布都赛米具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尤其善于处理设备的“疑难杂症”,解决生产装置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逐渐成为维修车间的“技术大拿”。

  从事钳工的人都知道,钳工技术最难的就是手工精细加工,毫厘之间全凭手上功夫。阿布都赛米肯吃苦、爱钻研,经常是别人都下班了,车间里还会传来他的锉刀声。锉、削、锯,每天一点一滴的积累,练就了阿布都赛米过硬的技术。

  2012年,阜康能源80万吨/年PVC、60万吨/年离子膜烧碱装置投产,园区装置设备有很多是进口设备,在生产中如遇到设备发生故障,大多需要等厂家派人来维修,维修成本昂贵,还影响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别人能干,我们也能干!”阿布都赛米说。

  在公司和车间的支持下,阿布都赛米带领维修人员组织开展技术攻关,他带领车间骨干先试着对2台螺杆压缩机进行改造,检修完毕后设备使用正常,各项数据均满足生产需要,检修的费用也从原来的每台次3万多元降低到1万元以内,不但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劳动力和运维费用,还培养了一支能自主检修的技术团队。

  在以后的工作中,阿布都赛米带领团队先后完成德国进口安德里茨A10离心机、美国进口埃利沃特高速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优耐特斯螺杆式压缩机、德国西门子氯气透平机等大型主关键设备的自主检修工作,打破了行业技术垄断,累计为企业节约各项费用3000余万元。

  除了在日常工作和参与公司项目中积累经验,阿布都赛米希望将自己的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2014年,以阿布都赛米名字命名的钳工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先后攻克了近百项技术难关和瓶颈问题,不但为企业节约了大量费用,还培养出全国石油化工行业技术能手,自治区钳工技能比赛第一名、第二名等多名技术能手。2018年,工作室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命名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从锅炉上煤工干起,到自治区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作为企业技能人才代表,阿布都赛米用过硬的本领,给企业带来了效益,培养了一批批高技能人才。

  阿布都赛米说,工作26年,从普通钳工到数次站在领奖台上,成立大师工作室,都是得益于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及津贴待遇等方面实施的好政策。

  阜康能源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王庆涛说:“我们将以此次选树活动为契机,唱响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时代强音,通过不断挖掘典型、培育典型,充分发挥产业工人在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

  据了解,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总工会将对“新疆工匠年度人物”和“新疆最美劳动者”的典型事迹在全疆范围内进行宣传,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年轻人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在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发挥主力军作用,助推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