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中,有人舍生取义,有人无畏逆行,有人为爱筑梦……他们皆凡人,却在日复一日间,向阳而生,循梦而行,在湘江两岸演绎着大爱。
勇敢、善良、坚韧、自强,践行者高举火种,传播者播种善念。2023“感动湖南”年度人物,展现了湖湘大地16个感人故事,释放出他们感动的力量和榜样的作用。
感动是什么?是一种涌动于内心的情感潮,是一条延伸至未来的传承路。这些故事里,有人毅然无悔,书写大义;有人朴实善良,诠释忠孝;有人涓涓如水,坚守希望。
这些奔跑者、冲锋者、逆行者,他们心存希冀,目有繁星。他们是时代赤子、是湖湘榜样。他们,以最生动的范例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如苍穹中闪亮的繁星,点亮了我们的梦。
范江涛,湖南省登山队领队。2023年5月18日晚,他和队友即将登顶珠峰。为了营救一名遇险同胞,他果断放弃多年来登顶的梦想,冒着生命危险将同胞救回到安全营地。
刘玲琍,衡阳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她33年扎根特教讲台,从青葱岁月到不惑之年,她倾心浇灌迟开的花朵,点亮万千特殊孩子的人生。
彭清林,杭州市湘籍外卖骑手。2023年6月13日下午,在杭州送餐的彭清林路过钱江三桥,从15米高的大桥桥面跳入水中救下轻生女子,造成胸椎压缩性骨折。
侯佳,长沙市肾慈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她曾因肾衰竭濒临死亡,身体恢复之后她全力投入慈善公益事业,为千余病友支起“庇护所”。
刘小玲,全国劳动模范。从“打工人”到“新农人”,她回到长沙望城投身农业振兴乡村。她通过葡萄种植、酿酒、研发等多产业联动,带动当地不少村民共同致富。
丁懿,益阳市赫山区人民法院法警。2016年5月考入湖南基层法院工作。8年来,她作为驻村干部带动村民兴业、致富,被乡亲们称为“以命相许”的人民公仆。
宁联芳,长沙市妇联兼职副主席。作为省人大代表,她致力于推动湘女精神的文化传承。她30年如一日,组织医务人员深入全省偏远地区开展“爱心助孕”“爱心义诊”。
肖柏桥,衡阳市祁东县柏桥养老院院长。远在外地打拼的他,时刻心系家乡、回馈桑梓。捐资助学、架桥修路、回乡创业,20年来,他积极发动乡贤群体建设家乡。
谢向前,长沙市上善助残服务中心创始人。十年来,他致力扶残帮困,创办助残服务中心、“同心农场”,为5000多名残障人士提供精准帮扶,为100余名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
黄黎明,娄底市广播电视台主任记者。擒持枪逃犯、扑斗殴嫌疑人、闯窝点救人质……37年来,他抓获或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近300人,人送外号“英雄记者”“编外警察”。
谭鉴军,郴州市宜章县基层卫生工作者。行走乡村20年,他牵头当地乡村医师协会逐步提高诊疗水平、规范医治用药、降低看病费用,实现了“从父行医,造福乡里”的夙愿。
以善入“药”,打开迷途人生精神枷锁。用爱做“引”,点燃困惑学子生活希望。领路人郑宇,心血浇灌南华梦,青春路上点灯人。
郑宇,南华大学教师。作为学生心理健康的“排解员”,他坚守在学生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一线万名在校学生、社区居民在他的帮助下矫正思想,调适心理。
心系家国,国家受制于人处,即是人生战场。志存高远,从地表到地心,深幽隧道中刷新科研高度。上天有神舟,入地有盾构。大国工匠张帅坤,奋进的“刀盘”永不停歇。
张帅坤,中铁重工项目组长。他15年如一日,奋战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主持研制大直径盾构机百余台套,有力保障我国大规模重点工程建设。
她是一名“福彩站长”,兢兢业业十余年,为别人开出“福彩大奖”;她是一名献血达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他人留下“生命火种”。8个月,减重10余斤;6小时,265ml造血干细胞。热心店主王欢,为生命“续航”的福彩人。
王欢,长沙福彩销售网点业主。她还是一名献血人,捐献造血干细胞,为别人开出“生命大奖”。2022年4月,她捐献了265毫升造血干细胞,帮助素未谋面的白血病患者重获新生。
赵炳然,袁隆平杂交水稻创新团队成员。已年近花甲的赵炳然,依然每天奔波在田间地头,接力老师袁隆平未竟的两个水稻梦,继续为我国粮食数量与质量安全竭尽全力。
胡元明,郴州安仁县伤残退役军人。退役后多年来,他仍不忘军人本色,扎根山区默默奉献,一心带领家乡父老发展脱贫产业,闲暇之余积极参与公益活动,用真情温暖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
2002年,自首届“感动中国”启动以来,湖南日报社三湘都市报就以地方媒体身份积极加入“感动人物”的推选联盟。22年来,媒介生态巨变,但信仰的传承始终如一。“感动湖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以一如既往的执着姿态,与所有人一起追寻那一座座耀眼灯塔;以新闻媒体的价值担当,助灯塔之光穿透迷茫,照亮你我的前路。
“感动湖南”人物评选活动自举办以来,共推出170余名“感动湖南”人物,其中14人(组)当选“感动中国”人物。郑培民、衡阳公安消防官兵群体、袁隆平、黄伯云、黄舸、李丽、沉克泉沉昌健父子、张超、秦玥飞、谢海华、钟扬、江梦南、刘玲琍,他们曾代表湖南,站上了“感动中国”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