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极目快评家长带孩子到工地搬钢筋体验生活不是治厌学的唯一良方

时间:2022-10-1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9岁的儿子不肯好好上学想出去打工,在广东深圳打工的湖南人杨先生夫妇,将儿子带到工地搬钢筋体验生活,不到两天儿子就后悔了,觉得打工太辛苦,现在已回到老家开始正常学习。此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教育专家表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不但是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而且在给孩子灌输鄙视劳动者的不健康价值观。(据10月9日极目新闻报道)

  “这个爸爸教育孩子有一套。”“我也尝试一下让自己孩子去工地搬砖。”有网友称,这个带孩子到工地搬钢筋体验生活的办法不错,不仅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打工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还可以激起孩子发奋学习的动力。

  这种用劳动体验生活艰辛的方式教育孩子,不是第一次在新闻中出现。去年,河南就有一个小女孩,过年放假不想写作业,觉得放羊比写作业有趣,于是吵着放羊。其母亲满足她,后来小女孩在田野里崩溃了,哭着说:“羊太多了,这么多我放不过来,也数不过来,我只放一只羊。”再加上户外冷风呼呼作响,小女孩最后还是觉得回家写作业比放羊好。

  孩子是家庭的希望,希望儿女比自己有知识有文化、过得比自己好,是做父母的共同愿望。现在不少家庭孩子少,吃穿不愁,在对孩子溺爱的同时,也把孩子养成了“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少爷、公主,引发家长和社会担忧。父亲带孩子到工地搬钢筋,母亲让女儿去放羊,还有的家庭锻炼孩子做家务,都是通过劳动教育孩子的有益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促进孩子珍惜上学读书的机会。

  对于这种搬砖式教育方式,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出不同意见。他认为这种教育方式不但是对孩子进行“恐吓式教育”,而且在给孩子灌输鄙视劳动、轻视普通劳动者的不健康劳动价值观,并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熊丙奇认为,家长带孩子参加一定的体力劳动,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值得肯定和鼓励,但给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不能只是体验劳动的艰辛,而是要培养孩子尊重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的劳动价值观。“觉得劳动苦就要好好学习”,这样的教育会扭曲孩子的劳动价值观。家长应花时间多陪伴孩子,尊重、理解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考虑到,孩子厌学甚至逃学的原因多种多样,是孩子自己问题,还是家庭原因,还是学校或者其它外部原因,每个家庭和孩子的情况不尽相同。所以在寻找孩子厌学的原因、找出解决孩子厌学的办法时,需要因人而宜、因时而宜。只有找到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因此,带孩子到工地体验搬钢筋,并不是治疗厌学的唯一良方。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除了带孩子体验劳动、锻炼做适当家务外,还需要自己言传身教,带头学习,循序渐进地予以引导。同时,也需要多与孩子、老师耐心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做到有的放矢,真正激发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孩子要学、爱学的目的。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