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不畏艰险“疫”护情

时间:2022-09-2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9月3日至14日,盘江煤电集团医院共派出60余名医护和检验师,19日,在顺利完成贵阳核酸采集及检验任务后,其中49名护士转战织金。这群白衣执甲、不畏艰险的“战士”们始终秉持着保护群众、战胜病毒的决心,即便亲人生病、自己和家中突发状况也无一退缩,广受各方赞誉。

  一通急促的电话打破了黑夜的宁静。盘江煤电集团医院突然接到上级指令,在当日白天已派出5名检验员的基础上,需再选派50名护士连夜奔赴贵阳,与全省其他医疗机构承担起大范围核酸检测任务。

  院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连夜紧急从各科室抽人。令该院领导感动的是,尽管各科室业务繁重、人员紧张,但听说是援筑抗疫,除了科室推荐的人选外,还有很多不在名单里的医护也主动请缨。“我前年去过将军山医院,我去最合适”“我工作时间长、防护操作熟练,我去”“护士长,小张孩子还小,我替她去……”

  从通知各科室抽人到准备防疫物资及50人的队伍集结完毕只用了1小时!凌晨4点,58岁的院党委书记张世辉面对即将奔赴贵阳的年轻护士们,一面要求大家尽职尽责不辱使命,一面像叮嘱自己的孩子那样叮嘱大家做好防护。而护士长们更是像妈妈和大姐姐一样亲自陪着自己科室的护士们来到大厅。护理部主任刘倩在大家出发前在车上再次向大家强调了核酸采集流程和严格的防护标准。

  “姐妹们,大家千万做好防护,要全部安全的回来,谢谢你们!”面对这群凌晨冒雨赶来,又要披甲出征的姐妹,护士长刘倩强忍泪水数次叮咛。“3点接通知,4点就出发,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我想为他们准备更多,叮嘱更多,最让我放心不下的就是安全。”刘倩既为自己拥有这么好的护理队伍而骄傲,又为他们接下来即将面对的巨大工作量而心疼。

  当日到达贵阳后,他们没来得及休整,就紧急投入每天的核酸采集工作中。他们所负责的区域都是高风险区,全员核酸检测是中心工作,一部分还需要挨家挨户上门检测。尽管核酸检测规模大、范围广,组织难度大,尽管每天只能休息4、5个小时,最长的一次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他们中都无一人抱怨,紧张有序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高质量完成20多万人的核酸采集任务,还协助志愿者查验双码,扫码登记,严格按照院感要求做好医疗垃圾收集处置、消毒及物资分类等工作。

  从“小女生”到“女战士”,在“疫”线,她们用担当与坚守组成了一道亮丽风景线年曾圆满完成过援鄂和出征将军山的护士吴微及李秋驰援将军山医院,14日院感科张志浩支援织金,19日,49人转战织金。

  “院里信任我,我的任务就是怎么把这49个兄弟姐妹带出去的,再把他们安全带回来!”

  作为领队,除了要安排所有人的工作,陈红彦还要操心每个人的物资够不够,是否做好了个人防护,还要关心每人身体状况和家中有没有困难,更要担心有没有不小心走散的,因为小区太大了!每次集合,光身穿隔离衣的“大白”都是几百上千人,她最担心她的“大白”们走丢了,白茫茫的防护服里塞满了她无尽的牵挂。每天工作完毕她又要清点物资,向医院护理部汇报工作,提前做好下一步工作安排。

  9月16日,盘江煤电集团医院援筑医疗队收到一封表扬信,是贵阳南明区花果园区域疫情防控现场工作专班送来的,表扬该院医疗队高质量参与完成花果园片区第六轮、七轮29万余人核酸采样工作。

  这些平日里隐入尘烟无比平凡又可敬可爱的白衣天使、白衣战士们,在战疫中拼尽全力与病毒抗争、与时间赛跑,舍小家为大家,他们带给无数人战胜疫魔的希望和力量,他们是疫霾中的清风、夜空中最亮的星。(龙羽 刘文娟)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嘉宾:杨仁池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