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红飘带LED屏揭秘 结构精细到毫米级

时间:2019-10-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原标题:红飘带LED屏揭秘 结构精细到毫米级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据中国之声报道,今年国庆,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向北望,有两条长212米、高16米的飘逸灵动的“红飘带”,环绕在广场两侧。从上空的视角俯瞰,仿佛从广场伸出的一双大手,向城楼的方向张开怀抱。无论是对于国庆庆典,还是这些天来到北京的游客来说,这个“红飘带”都是这个国庆节最鲜明的地标之一。

  “红飘带”创意设计团队向中国之声透露,正反面各印着中华山水画和五十六个民族同胞的“红飘带”,不仅是广场上最亮眼的风景之一,也兼具极强的功能性,六块LED大屏幕嵌套其中,让现场观礼的观众都能感受到浓厚的庆典氛围。那么,“红飘带”的创意从何而来?从创意到成品,科技和艺术如何巧妙结合?

  自去年接到广场设计任务之后,创意设计团队每天都待在清华美院一个几十平米的工作室里。直到记者采访时,工作室的白板上,还挂着前后十几稿的手绘草图。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助理教授陈洛奇介绍,整个方案前后修改十多轮,但最终带有曲面弧度的飘带的创意灵感是从一条围巾上受到了启发:“经过十几轮修订之后,正好是冬天,那天我正好戴着一条围巾。我们觉得广场从整体上看像一个人一样,广场像是身躯,国博和人民大会堂像两个手一样,大概这种形式。用飘带,就像人戴上围巾,可以修饰他的气场,但又不会过分地改变他的特点是一个突然的灵感的乍现。”

  清华美院党委书记马赛介绍,红飘带的“红”是严格意义的“国旗红”,突出了喜庆而又庄重的庆典氛围。作家魏巍曾经写过著名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描写的是二万五千里长征的故事,“红飘带”的造型,也是伟大革命精神和初心使命的象征,连接了过去、现在和未来。

  如此庞大的工业设计作品,其实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在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记者看到了在电脑中展示的飘带构件样式,每一条型材图案不一、打孔不同,像大树的树根一般蔓延开来,在电脑编程程序中展现了另一种理性的美。清华大学建筑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院长任飞介绍,如果不借助参数化的技术手段,想要实现数以万计、每根都不相同的铝方管的空间定位、拼接和修正,是完全无法想象的事情。由于庞大的计算量,工作站的电脑都曾烧毁了一根内存条:“因为它的面很长很大,为了表现飘逸灵动,这个东西是一个曲线的。曲线是一个复杂的空间曲线,都不规则。最后我们考虑用规则的铝方管,来拼成不规则的连续的曲面。这个过程很有难度。借助了很多计算机的模拟软件来做空间定位。”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