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文明实践树新风移风易俗展新貌——2024年六盘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时间:2024-12-0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推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基层实起来强起来,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的必然要求和实际行动。六盘水市立足群众之需,汇聚各方之力,不断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形式和服务内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文明理念传到千家万户,文明新风浸润群众心田。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本质是群众工作,群众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六盘水市立足群众之需,坚持问题导向,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新渠道。六枝特区郎岱镇文明实践所精心组织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开展的春节篮球赛、送春联、猜灯谜、“抢状元”“划酒拳”“古镇寻宝”“百姓大舞台·有才你就来”等活动,贴近群众生活,深受群众喜爱。六盘水市钟山区南开乡“合心读书会”紧紧围绕“文化振兴”主题,以帮扶留守儿童、困境儿童为重点,以“读书会”方式搭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乡村文化振兴微平台,为未成年人提供了集“阅读交流、课后辅导、心理咨询、文艺展示、关爱保护”等于一体的沉浸式文化体验、交流,让孩子们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开阔眼界、增强求知欲、培养兴趣爱好,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024年8月1日,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六枝特区总工会、中赛乡人民政府联合中寨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开展贵州省第三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预选赛。

  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是全社会参与的重要工程,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公民等多方共同参与。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摆在巩固基层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的突出位置,加强统筹协调和总体谋划,整合各方资源力量,层层压紧压实工作责任,通过探索“文明实践+”工作模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各方面共同支持的生动局面。六盘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国学经典课堂、盘州市“点亮小星星”乡村文艺支教、水城区“阅读进乡村·文化助振兴”文化赶集等活动进一步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盘州市淤泥乡麻郎垤村组建民族文艺宣传队,将“土味”与“原味”融合,开展理论宣讲、政策解读、科普知识、农业技术、法律法规、道德文化传播等工作。每年组织的“麻郎垤民族文化艺术节”、“彝族火把节”均达到3万人以上规模,加之平时开展1千至5千人规模的民间节庆活动5场,带动产生经济效益500余万元。先后多次开展“情满彝乡”山歌大赛等活动,深受各族群众欢迎。

  2024年8月5日,水城区2024年“道德模范讲道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以朵街道住武社区举行。

  2024年8月11日,水城区2024年“道德模范讲道德”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在双水街道广场社区举行。

  2024年3月12日,六枝特区举行2024年“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暨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发布仪式。

  六盘水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培育文明乡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为着力点,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入田间地头、飞入寻常百姓家、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六枝特区落别乡根据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开展了“布依八大碗”评比,通过评比选出“价、量、味”最优的方案在全乡推广,引导群众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自觉抵制攀比浪费、大操大办、借机敛财等不良风气。专门组建了“非遗传承志愿服务队”,由省级“身边好人”韦厚珍担任队长,通过“传、帮、带”等方式,传授当地妇女蜡染、绣花、服装加工等技艺,帮助群众拓宽致富渠道的同时,培养更多的非遗技艺传承人。六枝特区月亮河乡补雨村充分发挥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等教育引导作用,建立健全移风易俗常态长效机制。建立群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积分制度,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考评办法,以户为单位,以“热心集体公益、讲文明树新风、参与乡村建设、环境卫生治理、奖励荣誉”等五个方面进行累计积分,以“扣减和否决项”进行扣减积分,并采取“一季度一考核、一季度一整治、一季度一通报”的方式,在有效实现积分评定公开、公正、透明的同时,走出一条“乡村治理有效、提振干群精神、浸润文明乡风”的新路径。六枝特区大用镇凉水井村推行“33治丧”新风,倡导群众白事简办,帮助群众抹开了面子,留住了票子,自“33治丧”工作开展以来,辖区25户群众办理丧事均未超过3天(包含3天),累计缩短治丧时间51天,节约酒席成本45万余元,乡风文明不断焕发新气象。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