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什么档次?也配装「老钱风」?

时间:2023-05-1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老钱风即old money aesthetics,兴起于1950-1990时期的美国,是二战过后年轻一代白人想提高辨识度,

  从美国顶尖贵族预备学校的“学院风”,到标志成功人士的“雅皮士风”,层层递进,相互融合,形成现如今我们对老钱风的刻板印象。

  Ralph Lauren 、Tommy Hilfiger等老钱代表品牌,也是在此期间发展壮大,很好地保留了这种独特的“富人”风格。

  美式复古仿照18、19世纪的美国生活方式,追求仿古工艺品和仿古材料,强调历史厚重感和文化感的内核,这些都与老钱风不谋而合。

  整体偏爱沉稳典雅的色彩,墙面选用古典绿、砖红等复古色,以及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墙纸,扑面而来的怀旧和保守的情怀。

  家具则以深色胡桃木为主,有浓重的仿古气息,复古画框、老式钟表、铁艺灯具等装饰,更能加重这种复古感。

  雅诗兰黛继承人Aerin Lauder位于上东区的祖传豪宅中,便保留有大量自祖父母辈传承下来的艺术藏品。

  休息室的咖啡桌上有一本关于抽象派早期画家罗斯科的书籍,几英尺外的墙上就挂着一幅罗斯科的真迹。

  走廊上Cy Twombly的巨大循环涂鸦,面对着同样巨大的18世纪古董挂毯,都是馆藏级别的艺术珍品。

  由于文化差异,你可能会疑虑,这知识分子风看起来也不是很知识分子?老钱式老美和普通老美也看不出什么差异?

  这里我们便以“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的家为案例,虽然安老不算标准老钱,但他位于第五大道的豪华公寓十分具有代表性。

  普通人对于豪宅的印象,即够大够气派、够奢华安逸,将艺术品当作提升家居格调的装饰,但安老是真的把住宅当作自己的收藏天地。

  大到明清时期的圈椅、字画、古董家具,小到灯饰、摆件、花瓶、烛台,充满老钱风的年代感,看一眼便价值连城。

  而对于老钱本身而言,这些老物件中展现的个人品位、文化底蕴,远不能用旁人眼中的金钱数额来衡量。

  重点真不在于烧钱多少,毕竟但凡正常人,都不会给自家的家具明码标价摆那儿,更何况以低调闻名的老钱。

  从参考的角度来说,如果你仅把有钱人的风格当作老钱风,见得少,容易形成认知盲区,不具备参考价值;见得多,会发现世界的参差,千奇百样,不可同类而语。

  old money这个词最早起源于欧洲贵族,不仅意味着一种地位和头衔,还意味着社会行为准则和价值标准,贵族群体逐渐淡化,家族精神和荣誉便成了old money最想要传承守护的东西。

  下面这栋由意大利设计大师Gio Pondi,为法国皇室御用银器品牌Christofle昆庭家族继承人打造的别墅,就富有鲜明的家族特色。

  下图案例,奢华绝伦、大胆张扬,像不像某个好莱坞女星的香艳豪宅?实际上是F1赛车女继承人Petra Ecclestone位于洛杉矶的住宅。

  实际上是爱马仕继承人Oleg Guerrand长居于纽约的公寓,墙上的装饰画都是收藏的真品。

  任何一种装修风格,在满足了实用性之后,无论是追逐流行元素,让自己紧跟上流先锋的步伐,还是独树一帜,不想与大众“同流合污”,都是出于自己对高级的理解,显贵显高级永远是亘古不变的第二需求。

  并且都不违背老钱风的初衷,旨在追逐精神上的富足,有自己的审美和文化体现,更加追求舒适度和自在悦己的装修风格。

  严格意义上说,新中国是没有“老钱”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资源积累,有那么一些人已经渡过了物质富裕阶段,开始去追求“传承”“积累”了。

  我们认为老钱体现的是传承和个人,不是某种具体的风格,这是人类第二需求的一种结果,这东西就是自然而然、需要经历时间和物质积累的,去“模仿”它挺没必要的,反而显出一种附庸风雅的感觉。

  前文中我列举了大量真实案例,而没有从更好阐述的影视剧作品分析,因为现在流行的老钱风,与其说是老钱们的风格,不如说是人们基于对老钱的揣摩,而后衍生出来的对老钱生活的渴望。

  这种渴望并非财富上的占有,而是精神层面的展示,比如高级感、松弛感、高智感、阅历感等等附加词汇。

  如果你对这些词汇有兴趣,想将其运用到家居理念中,可以在评论区留言,保不准下期就为你分析方案。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