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猛士的士高舞曲具体内容!

时间:2023-02-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2023年1月以来,需求稳定迭加供给积极,预计新增信贷规模或再创历史新高;信用债一级市场融资功能修复仍偏缓,投放呵护下银行间流动性环境温和。预计2月银行间流动性有望延续温和趋势,全月DR007平均利率或在1.9%左右;信用端,春节后复工复产迭加增量政策起效,2月信贷有望同比明显多增,料当月社融增速将修复至9.7%左右。

  1)2023年1月政策利率按兵不动。当月OMO及MLF利率未有调整,疫后经济阶段性修复预期下,一季度政策利率调整可能性下降。

  2)资金利率保持温和。1月春节因素下,DR007月均利率微幅上行5bp,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融资功能仍处于修复阶段,当前资金利率或处于合意水平。

  3)债券利率中枢小幅抬高,1月10Y国债再度运行至2.85%以上,建议后续关注宏观高频数据验证情况与流动性投放变价变化。

  4)存贷终端利率下行趋缓。1月重点城市首套与二套房贷利率基本持平,下阶段按揭利率下降趋势或呈现分化。存款利率看,随着1月部分农商行完成挂牌利率调整,去年9月以来的行业性调整或基本完成。

  1)1月公开市场操作足额对税期因素与春节因素,节后净投放亦显温和态度。春节假期前5个工作日,央行OMO净投放资金超过2万亿,充分对冲税期因素与春节因素。春节后,为应对1月跨月因素,央行连续三日OMO净投放资金超过4000亿。此外,1月MLF超额续作790亿,均反映当前在信用债一级市场遇冷阶段的充分呵护。

  2)财政净支出力度仍在高位,但财政前置的边际影响在2022Q4减弱。2022年四季度单季,财政存款净下降3138亿,低于2021年同期的6483亿,反映财政政策前置后的退坡效应。展望2023年,预计财政政策执行进度或将更为平衡,对于流动性环境而言,财政因素导致的投放与回笼效应或将更为均衡。

  1)贷款:需求稳定+供给积极,预计1月新增信贷或再创历史新高。1月,前期政策的滞后效应以及信用债市场的转出需求,迭加金融机构“抢投放”策略,或使得信贷市场呈现供需两旺局面,预计信贷增量规模在去年同期高基数的基础上或仍有显着增长。

  2)信用债:净发行规模仍显乏力。根据Wind统计,2023年1月全市场信用债融资规模仅1000亿,明显低于2022/21年同期水平(5838亿/3917亿)。

  2月,银行间流动性有望保持温和,主要原因在于:①信用债市场融资功能恢复阶段,料货币当局流动性投放温和,回顾过去三年,信用债一级市场预冷阶段,投放呵护使得DR007利率有阶段性走低(20M12、21M3-M5);②流动性负面扰动较少,2月MLF到期量3000亿,处于相对偏低水平,此外缴税等因素影响较小。我们判断,2月到期的3000亿MLF有望等额续作,全月DR007平均利率或处于1.90%左右水平(1月1.91%)。

  1)信贷:伴随春节后复工复产的推进,以及进一步宏观政策效果的显现,预计后续月份信贷投放保持较理想水平。此外,去年2月受春节因素影响较大,低基数或将带来今年2月信贷增量的明显多增。

  2)债券,一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计划较为积极,但1月受制于前期疫情过峰及春节因素发行相对偏缓,后续月份或将补齐,此外信用债融资市场亦处于修复进程。综合以上因素,预计2月往后,存量社融增速中枢或将步入修复阶段,预计2月存量社融增速有望在9.7%左右。

  历史复盘来看,货币当局对于信用债市场融资情况较为关注,当前融资功能修复阶段,料货币流动性将保持温和;需求稳定迭加供给积极,预计信贷开门红成色较好。板块投资而言,信用风险缓释从预期阶段到验证阶段,地产修复进行时,融资数据改善中,预计银行板块将延续修复趋势,修复空间是自变量,修复时间是因变量。个股组合暂未到切换期,预计强势品种仍将延续,可从容布局高性价比品种。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