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六稳”到底稳不稳?刚刚出炉的三季报给出了

时间:2019-10-20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三季度主要经济数据,从GDP增速来看,前三季度同比增长6.2%,其中三季度增长6.0%,尽管和上半年相比有所放缓,但仍处于宏观调控的目标区间之内。从横向看,这个速度和全球主要经济体相比,也属于排头兵。

  去年下半年,中央在分析研究经济形势、部署经济工作时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那么,不妨从这“六稳”的角度来看一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稳就业在“六稳”政策中居于首位,意味着宏观调控中就业优先战略的政策取向。而积极的就业政策效果也直接反映在三季度的统计数据中。

  今年前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097万人。2019年全年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是1100万人以上,如此看来,到四季度末,超额完成全年新增就业目标已成定局。作为观察就业的重要指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连续两月稳定在5.2%,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6%,明显低于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水平,说明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情况相对较好。

  此外,全国企业就业人员9月份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6.7小时,比上月增加0.1小时。别小看这0.1小时,它说明企业开工情况还不错,全球经济不景气,能加班也算是个好消息。

  根据央行发布的最新数据,9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多增4867亿元。这说明,企业的信贷需求其实是在上升的,这与今年以来,各宏观调控部门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及时运用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等工具,降低融资成本、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输血实体经济密不可分。

  在国家统计局18日的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毛盛勇也透露,到8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14139亿元,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限额之内,表明外界一直较为担忧的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正在扎实推进。

  尽管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20%,但是,外贸带动相关的就业人数超过1.8亿人,外贸的税收占全国税收总量的18%,稳外贸仍然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头戏。

  前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2.9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8%。对“一带一路”沿线个百分点。

  来自世贸组织的最新数据显示,尽管受贸易摩擦影响,但是今年前7个月,我国进出口增速仍然高于德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继续保持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不仅如此,我国外贸的全球市场份额较去年同期还提升0.1个百分点。

  提高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下调进口环节增值税税率、贸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等一系列政策举措,有效改善了营商环境,激发了市场主体的活力。目前,我国进口、出口整体通关时间较2017年分别缩短56.4%、64.7%。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