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分号_百度百科(2)

时间:2019-08-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5.联合则兴旺,联合则竞争力强,联合则发展快,联合则效益好;分散则发展慢,分散则效益差。

  这五句都是多重复句,分号用在第一层。表示并列关系有多种方式,例(1)通过三个“有的”加以分说,例(2)通过副词“又”,例(3)通过副词“也”,例(4)通过一有一无的对比,例(5)中通过“联合”和“分散”的对比。

  1.或作演讲,则甲乙丙丁、一二三四的一大串;或作文章,则夸夸其谈的一大篇。(改造我们的学习》)

  2.昨天一清早,天气骤然变冷,空中布满了铅色的阴云;中午,凛冽的寒风刮起来了,呼呼地刮了一个下午;黄昏时分,风停了,就下起鹅毛般大雪来。(小学语文《第一场雪》)

  3.而于狗,却不能以此为例,与对等的敌人齐观,因为无论它怎样狂嗥,其实并不解什么“道义”;况且狗是能浮水的,一定仍要爬到岸上,倘不注意,它先耸身一摇,将水点洒得人们一身一脸,于是夹着尾巴逃跑了。(鲁迅《论“费厄泼赖”应当缓行》

  4.善感的心灵,也曾为背井离乡、远适异地的行人在跨过关门时四顾茫茫的悲凄情景而落下过伤感的眼泪,也曾为孟姜女的忠贞和不幸而郁郁寡欢;然而更多的却是为那雄关的雄伟气势和它那抵御外侮捍卫疆土的英雄历史所感动,所鼓舞。(峻青《雄关赋》)

  5.散文比较短,既能够敏捷地反应迅速变动的事物,又方便报纸杂志及时刊登;因此,散文创作风气的浓厚与否,和我们社会各方面的风貌能否被充分地生动地反映到文学里面来,大有关系。(秦牧《散文创作谈》)

  6.如果有篇文章,有的只是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读过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样的文章,人们通常称之为“没有观点”的文章,也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

  上述多重复句表示以下的非并列关系:(1)选择;(2)承接;(3)递进;(4)转折;(5)因果;(6)假设。分号都用在第一层分句。

  大句中被冒号、破折号、括号、引号分隔出来的并列分句有相对的独立性,中间可根据需要使用分号。

  1.他们思虑着:哪些溪涧在山洪到来时不好通过,就架起一座座石桥和板桥;哪些人家离河太远,就在散居的村舍边,挖下一口口水井;哪些水井靠近大路,又在水井上加井盖。(魏巍《依依惜别的深情》)

  2.打猎的讲究不少:雉鸡、野兔要白天打,叫打坡;野猪、狐、獾、熊和狼要夜里打,叫打猎。(吴伯箫《猎户》)

  3.你是资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无产阶级而歌颂资产阶级;你是无产阶级文艺家,你就不歌颂资产阶级而歌颂无产阶级:二者必居其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线)冒号后的并列分句做大句的宾语,中间用了分号。例(2)(3)是总分复句,例(2)冒号前是总说,冒号后是分说,例(3)冒号前是分说,冒号后是总说,两句的分说部分是由并列分句组成的,都使用了分号。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上一篇:分号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代表什么?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