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多(汉语文字)_百度百科(2)

时间:2019-08-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又荒俗呼父为阿多。《唐书·德宗纪》正元六年,回纥可汗谢其次相曰:惟仰食于阿多。

  又树名。贝多树,出摩伽陀国,长六七丈,冬不凋,见《酉阳杂俎》。又南印建那补罗国北有多罗树,株三十馀里,其叶长广,其色光润,诸国书写采用之。见《西域记》。

  又叶都牢切,音刀。《苏辙·巫山庙诗》归来无恙无以报,山下麦熟可作醪。神君尊贵岂待我,再拜长跪神所多。

  又《诗·鲁颂》享以騂牺,是飨是宜,降福旣多。《正字通》朱传,牺,虚宜虚何二反,宜,牛奇牛多二反,多,章移当何二反。字汇专叶音趋,不知诗有二反也。按朱子意,若从上虚宜切之牺,牛奇切之宜,则当何切之多宜叶章移切,音赀。若从下多字叶,则牺叶虚何切,音呵,宜叶牛多切,音哦。一在支韵止摄,一在歌韵果摄,《字汇》叶逡须切,音趋,错入虞韵遇摄,《正字通》讥《字汇》不知二反,殊不知其错入虞韵,幷不知一反也。

  《说文》多,重也,从重夕。夕者,相绎也,故为多。重夕为多,重日为曡。考证:〔《礼·坊记》取数多者,仁也。〕谨照原书坊记改表记。〔《左传·僖七年》後之人必求多于汝。〕

  客家线 [客语拼音字汇] do1 [宝安腔] do1 [客英字典] do1 [陆丰腔] do1 [沙头角腔] do1 [******四县腔] do1 [海陆丰腔] do1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