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潮8弄”位于上海市虹口区四川北路和海宁路交界,因完整保留修缮了上海中心城区8条弄堂内的66幢老建筑,并赋以现代商业功能,谓为“今潮8弄”。自2021年11月开幕至今,“今潮8弄”以“海派弄堂”为载体,融入生活潮流,让传统与现代、国潮与外潮、经典与未来共存,打造独具“海派今潮”特色的“沉浸式文化艺术体验场”,成为体验沪上生活潮流的城市热点。
在今潮8弄的60幢石库门和8幢独立建筑中,既有百年精致豪宅“颍川寄庐”,也有见证历史变迁的石库门弄堂社区“公益坊”,融汇中西的“扆虹园”等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今潮”是“今天的生活潮流”,“8弄”是它的建筑格局,也是精神所在。寓意着8条百年弄堂将在“有机生长”中再立潮头,重塑街区,赓续海派文化。
公益坊位于四川北路989弄,是一片典型的上海新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公益坊含1幢自住宅,17幢(118个门牌号)两层砖木结构石库门住宅建筑,整体布局坐南朝北。公益坊在纵向上保留了传统住宅“天井一厅堂一后天井——附属用房”空间序列。每个单元使用一部木质楼梯,楼梯以南是围绕天井布置的生活区,北侧为厨房,亭子间等附属空间,两个属性的空间有独立的出入口,流线不会相互干扰。每个单元内基本都设有卫生间,一般位于一层楼梯间,部分单元内配有淋浴设施,属于当时生活水平较高的里弄住宅。
“颖川寄庐”是一座中西结合的里弄住宅。建筑外观以深蓝色清水砖墙为主要基调,在窗楣与窗台的位置,以红砖砌筑的水平线条作为装饰。建筑外墙底部做厚重有力的仿石墙线脚,层与层之间做装饰腰线,装饰精美。
除了建筑本身的特色,此地的人文故事也不少。上世纪30年代,诸多左翼文化人士在公益坊开办书局等,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有南强书局、水沫书店及辛垦书店。在公益坊西侧,与之相毗邻的还有一处曾经的沪上名园——扆虹园。建于20世纪初,花园规模不大,小巧精致,式样似西式园林,共有四进,内有两幢楼房。
回首百年,这片区域曾建起中国第一家正式电影院,诞生中国第一所融合西方美术教育体系的美术专门学校,大量进步书籍刊物在此创办,许多文化名人在此聚居——鲁迅等文学家都曾驻足于此,商务印书馆虹口分店旧址(今“1925书局”)就在相距不远处。1912年,刘海粟等在乍浦路8号创办上海图画美术院(后改名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掀开了中国现代艺术教育史上的第一页。该校几次迁址,1916年前的初创期校址均在“今潮8弄”辐射的区域内。
在如今的今潮8弄,艺术与街区完美联动,艺术家与地标交相辉映,可以沉浸式观展,也可以来一场深度的艺术之旅,舞台艺术的格局与边界不断突破,也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
即日起至8月31日,今潮8弄切换为“海派今潮夏令时”模式,以“消夏也潮流”“观影也惬意”“运动也精彩”为主线,推出一系列夏夜、纳凉有关的活动——夏夜看电影、日落去赶集、下班后听音乐会、非遗美育工作坊……
与此同时,海派旗袍文化市集、青年动画导演动漫市集、潮集集奥运主题市集、海派评弹研习所暑期美育大课堂等活动也将接连登场,为百年弄堂不断注入多元夏日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