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批工匠大师的产生指日可待!近日,合肥工匠学院揭牌成立,并发布《合肥工匠学院建设实施方案》。该学院将聚焦合肥产业集群,推进建立与合肥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技能终身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合肥产业协同发展的新引擎,为产业振兴和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都无可替代。不久前,《安徽省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其中,人才缺口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制造业。作为我省制造业发展“领头羊”的合肥,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是排在首位。产业推进到哪里、人才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让“产业链”与“人才链”精准衔接,实现产业与人才“双向奔赴”是各地面临一项重要课题。为适应产业发展的人才需要,合肥工匠学院应运而生,聚焦“6+5+X”产业集群,突出“芯屏汽合、急终生智”产业高地,培养产业所需高技能人才。这不仅仅是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有益探索,更是基于地方产业发展需求的一次“量身定制”。
“夫匠者,手巧也。”技能是产业工人立业之本。当下新兴产业发展日新月异,对生产服务一线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不断提出新要求。同时,产业工人自身也有提升技能的意愿。长期以来,技术人才教育培训资源相对短缺,全周期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尚未完善。技术人才的能力学历提升缺乏有效途径,如何提升技能、跟谁学习等问题,困扰着他们的成长。工匠学院的课程设置以实用性应用性为主导,注重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将为技能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机遇、更丰富的上升渠道和更充分的社会尊重,推动更多产业工人由“工”变“匠”,释放更大发展潜力。
成立专门的工匠学院,高水平的师资配备不可或缺。据了解,合肥工匠学院聘用兼职导师,他们不仅是行业内的“技术大咖”,更不乏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获得者。大国工匠的魅力不仅在于工艺技能的精湛,更在于匠心坚守中散发的人性光辉。金牌导师加入,既教授技艺、更传承匠心,将激励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开拓进取、追求卓越,助推产业发展加速前行。
“工”耕不辍,“匠”心至臻。办好办活工匠学院,正逢其时,大有可为。打造好“大国工匠”的摇篮,健全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提供人才支撑。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安徽工匠”的金名片会更加闪亮。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