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江苏前三季度金融总量持续较快增长

时间:2023-11-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10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召开2023年第四次新闻发布会,发布最新统计数据。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前三季度,江苏金融总量继续较快增长,信贷投放居全国第一,且延续“质优、价降”特征,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金融支持。

  今年1-9月,全省社会融资规模实现较快增长,增量为3.31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3386亿元。其中,银行信贷与债券融资较快增长,成主要推动力量。1-9月,新增贷款创新高,本外币贷款新增2.60万亿元,居全国第一,同比多增3344亿元,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78.3%。同时,企业债券融资增加较多,非金融企业债券净融资4167亿元,比去年同期多1233亿元。

  稳增长的同时,我省信贷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朱庆分析说,从投向结构看,一方面,实体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企业贷款尤其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另一方面,住户贷款同比少增,但消费贷款有所改善。

  具体而言,前三季度,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2.28万亿元,同比多增4122亿元,占同期全部贷款新增总量的87.8%,比去年同期上升5.2个百分点。其中,企(事)业中长期贷款新增1.53万亿元,同比多增4756亿元。与此同时,前三季度,住户贷款新增3221亿元,同比少增667亿元。其中,住户经营贷款新增2862亿元,同比多增210亿元,有效支持了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的生产经营活动。前三季度,住户消费贷款新增359亿元,同比少增877亿元,但9月受存量房贷利率下调背景下住户提前还款减少等因素影响,个人购房贷款增量由负转正,9月新增16亿元。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市场信心正逐渐提振。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实实在在的让利,同样给予了更多市场主体敢闯、敢为的底气。运用再贷款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较运用自有资金发放的贷款利率平均低82个BP;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普惠养老、交通物流、科技创新等专项再贷款发放的贷款平均利率低至3.6%左右;通过直接减扣、先收后返等方式减免小微企业贷款利息18.06亿元,惠及67.9万户小微市场主体;对符合条件的法人银行按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增量的1%或2%给予激励资金,全省累计发放激励资金62.2亿元……人行江苏省分行开展的三季度工业企业问卷调查显示,企业总体融资成本指数、银行贷款利率水平指数分别降至42.6%、39%,均处于50%以下“下降”区间,同比分别下降2个、2.7个百分点,创2016年以来新低。

  助力江苏经济运行整体率先好转。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在江苏落地和实施的央行政策工具有13项,存续余额近7000亿元,对实体经济让利金额超100亿元,支持发放相关领域贷款超1万亿元,有力促进了金融资源向重大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促基建、保交楼,托稳经济大盘。中国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货币信贷处副处长陈实介绍说,今年以来,人行江苏省分行指导金融机构加快与设备更新改造清单内项目主体对接,推动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加快落地见效。做好抵押补充贷款入库工作,切实发挥抵押补充贷款的促投资作用。指导农发行做好专项借款资金发放和管理,积极协调和推动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用好保交楼一揽子工具箱。9月末,基础设施行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9%,比6月末加快0.1个百分点。

  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持续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操作力度加强。1-9月,累计投放再贷款再贴现2889亿元,同比增加90亿元。9月末,全省资金使用率为95.3%,居全国前列。全省普惠小微融资继续“量增面扩”,9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2%,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10.5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支持30.42万户小微经营主体,同比增长20.2%。

  此外,金融活水还重点涌入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截至目前,银行机构在苏分支机构共获得碳减排政策资金298.1亿元,撬动碳减排贷款投放496.8亿元,推动减碳超1000万吨,其中法人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运用量居全国第一。在科技创新再贷款支持下,全省共审批通过新发放科创相关领域贷款2485.5亿元,金额居全国前列。9月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4.1%,高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9.4个百分点。

  8月31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降低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自9月25日起,存量首套住房个人住房贷款的借款人可以向承贷金融机构提出申请,通过新发放贷款或变更合同约定利率的方式,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水平。个人住房贷款的定价是LPR加点形式,调整后的加点幅度,不得低于原贷款发放时所在城市的政策下限。在上述原则内,每笔贷款的调整方式、调整时间、调整后利率水平等细节问题,由借贷双方自主协商确定。

  据悉,通知发布后,我省金融机构积极行动,遵循法治化原则,力争最大幅度、最快速度降低存量房贷款利率,让利存量房贷客户。其间,人行江苏省分行重点指导、督促省内中小法人金融机构加快研究出台具体实施细则,完成文本修订、系统改造准备工作。“从实施情况看,除少数村镇银行采取逐户协商调整外,其余金融机构在9月25日对符合条件的存量房贷款利率进行了批量调整,对于其他还需要借款人提供证明材料、银行予以认定的情况,各金融机构也积极与借款人沟通、加快审核认定。”陈实说,截至10月22日,全省累计下调存量房贷款利率373.81万笔、金额22971亿元,占符合条件存量房贷的97%以上,调整后加权平均利率为4.28%,平均降幅约0.77个百分点。

  “存量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调政策的影响面比较大,社会公众对此关注度较高。政策落地后,符合条件的借款人都不同程度地享受到政策红利,尤其是前期利率较高时期的借款人,利息负担有了更为明显的下降。”陈实表示,存量房贷款利率的下降贯穿于贷款合同执行期,政策效应能够长期、持续发挥,并将逐渐惠及整个经济运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