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7,阿拉伯数字,是68之间的自然数、第四个质数奇数之一。相当于汉语词语七或柒。在数论中7是Heegner数。
7第四个素数质数),是最大的个位数素数。7是第二个梅森素数,2³- 1 = 7。
第2个梅森素数( 2³-1),对应的完全数28, 2²(2³-1)。前一个为3、下一个为31。
第6个亏数,线个不寻常数,大于平方根的素因数为7。前一个为6、下一个为10。
999,999 除以 7 刚好是 142,857 ,所以 1/7 的循环节有六个数字,它们在不停重复。
若某数之末位的二倍与剩余数字的差为7的倍数,则某数为7的倍数。例如:1022,102-2×2=98,9-8×2=-7,故1022为7的倍数。
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均可以以尺规作图的方式画出,但正七边形却不可。
在基督(犹太)信仰中,上帝用六天创造世界,第7天休息,星期六(The last day of a week)被称为“安息日”从此而得。
在生产力和科学都极度落后的古代社会,古人希望神秘的星空能告诉他们些什么。古人认为人与星星是有关系的,人的灵魂是天的一部分。因此,星占家在古代社会的地位非常显要。
建立古巴比伦王国闪米特人相信7曜皆神,对他们都加以崇奉。并确信他们轮流执政,主宰着人间的沧桑。于是,闪米特先人把对7星神的敬畏演化于他们古老的宗教中,他们造7座坛、献7份祭礼、行7次叩拜之礼……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渐渐地,“7”从他们虔诚的图腾崇拜礼仪中抽象出来,成为一个隆重的符号,并最终融入新的一神宗教之中了。
神圣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数字,它对西方文化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它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有“希腊7贤”、“7大主教”、“7大美德”、“7宗罪”、“7重天”、“神的7大礼物”、“7大圣礼”、“7大守护神”、“7大善”等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7”在宗教文化中的广泛运用。
闪米特诸民族把日月和五大行星(古人以肉眼观测,只知道五大行星)都笼统地称为行星。显然,是因为这7大天体都相对于恒星背景不断运动的缘故。而中国由于天文学更为发达,已经将日、月与五大行星区别开来。
这种差异,也体现在各自文化里。在巴比伦产生了“7曜纪日”,在中国则大兴“阴(太阴-月亮)阳(太阳)五行(金、木、水、火、土)”;闪米特人尊7曜为神,而中国古人把“金
木水火土五大元素说”与五大行星附和在一起,以求“天人合一”;闪米特诸族尊“7”为大,以“7”为“多”、为“全”,而中国文化则把五行之说套用于社会的方方面面:“物有五行”、“人有五行属命”、“朝代有五行属相”、“方向有五行属位”等,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套用五行之说,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星占》中,已把五大行星与五方、五帝严整地对应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