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体系包括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重点部署科研专项、科技人才专项、科技合作专项、科技平台专项5类一级专项,实行分类定位、分级管理。
为方便科研人员全面快捷了解院级科技专项信息并进行项目申报等相关操作,特搭建中国科学院院级科技专项信息管理服务平台。了解科技专项更多内容,请点击进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国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应巴西科技部和智利科技、知识与创新部等机构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于9月22日至30日率团赴巴西和智利访问。
在巴西期间,丁赤飚与巴西科技部常务副部长路易斯·费尔南德斯举行会晤。双方高度认可中巴两国在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并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水平达成多项共识。会后,丁赤飚与费尔南德斯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中国科学院-巴西科技部合作谅解备忘录。
丁赤飚赴巴西空间研究院访问,出席国际子午圈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十周年庆祝活动。他代表中国科学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并颁发青年科学家奖。其后,他与该院院长柯雷佐·纳迪姆商议空间天气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并共同种植友谊树。
在智利期间,丁赤飚与智利科技、知识与创新部部长埃森·艾切维里就拓展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举行会谈。双方肯定了中智在天文领域的合作,希望依托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拓展多领域合作和交流,并就推动大科学装置合作及发展“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达成共识。在与智利国家研究和发展署署长亚历杭德拉·皮萨罗的会谈中,双方就持续加强天文大设施合作,进一步促进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达成一致意见。
此外,丁赤飚与智利大学校长罗萨·亚历山德里、副校长克里斯蒂安·毕劳特举行会谈,听取该校数理学院、科学学院、农学院、天文系、医学院等相关院系和实验室负责人相关介绍。双方同意依托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进一步加强合作,并鼓励在农业、环境、人工智能、能源、健康等领域开展合作。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国际合作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陪同参加了有关活动。
应巴西科技部和智利科技、知识与创新部等机构邀请,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丁赤飚于9月22日至30日率团赴巴西和智利访问。在巴西期间,丁赤飚与巴西科技部常务副部长路易斯·费尔南德斯举行会晤。双方高度认可中巴两国在空间科学等领域的长期合作,并就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和提升合作水平达成多项共识。会后,丁赤飚与费尔南德斯分别代表双方签订了中国科学院-巴西科技部合作谅解备忘录。丁赤飚赴巴西空间研究院访问,出席国际子午圈研讨会暨中国科学院南美空间天气实验室十周年庆祝活动。他代表中国科学院在开幕式上致辞并颁发青年科学家奖。其后,他与该院院长柯雷佐·纳迪姆商议空间天气及相关领域的合作,并共同种植友谊树。在智利期间,丁赤飚与智利科技、知识与创新部部长埃森·艾切维里就拓展两国在科技领域的务实合作举行会谈。双方肯定了中智在天文领域的合作,希望依托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拓展多领域合作和交流,并就推动大科学装置合作及发展“一带一路”科技合作达成共识。在与智利国家研究和发展署署长亚历杭德拉·皮萨罗的会谈中,双方就持续加强天文大设施合作,进一步促进人才交流和项目合作达成一致意见。此外,丁赤飚与智利大学校长罗萨·亚历山德里、副校长克里斯蒂安·毕劳特举行会谈,听取该校数理学院、科学学院、农学院、天文系、医学院等相关院系和实验室负责人相关介绍。双方同意依托中国科学院南美天文中心进一步加强合作,并鼓励在农业、环境、人工智能、能源、健康等领域开展合作。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国际合作局、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国家天文台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分别陪同参加了有关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