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瞿秋白的遗骨被安放到八宝山公墓。在此之前,有关部门征求了其夫人杨之华的意见,并询问杨夫人是否有其他要求。
既然国民党允许家人交保释金,说明敌人并没有查出他的真实身份,丈夫也经受住了严刑拷打并没有叛变。
正是杨之华的这个要求,让已经过上平凡生活的周月林在同年被捕入狱,开始了自己二十多年的牢狱生活,也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平反之旅。
红军“反围剿”失败后,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清查力度越来越大。为了保住革命主力,中国共产党只能被迫放弃原本的根据地,率领大部队进行战略转移。
瞿秋白作为党内重要领导人,原本也应该随着大部队一起转移。可此时的瞿秋白患上了肺结核,身体越来越虚弱,根本无法进行长途跋涉。
若是放到现在,肺结核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病,可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又没有特效药可用,患上肺结核的人大都会有生命危险。
考虑到瞿秋白的身体状况,加上留守在瑞金的百姓和士兵需要有人领导,组织上决定将瞿秋白留在瑞金,带领大家共同应对国民党的围剿。
原以为国民党只对大部队感兴趣,知道大部队转移后就会放松对共产党的封锁。谁知国民党毫不顾忌同胞之情,派遣十万国民党士兵围剿瑞金地区剩余的共产党人。
眼见中共苏区被国民党破坏得越来越严重,中央分局决定将翟秋白转移到安全地区进行治疗,同时将一批干部派遣到各地指导革命工作。
1935年2月,中共创始人何叔衡、中共中央妇女部部长周月林、中央分局宣传部长张亮、中共中央分局委员邓子恢加上瞿秋白一同向香港方向突围。
为了保护这些干部的安全,分局特意派出一队警卫员全程护送,不论如何一定要保证这些人安全达到目的地。
这五人当中何叔衡已经快要六十岁,张亮(项英妻子)又怀着孕,瞿秋白身体虚弱无力,只有周月林和邓子恢算得上是健康人。一路风餐露宿又要躲避国民党的追捕,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万永诚不知道的是,正是因为与瞿秋白等人的这次见面,在不久之后他的妻子竟然成为了害死瞿秋白的叛徒。
告别万永诚后,瞿秋白、周月林等人继续出发,他们尽挑些人迹罕至的山路行走,以免被敌人发现踪迹。
可惜在行进到小迳村时,众人的足迹还是暴露了。当地的国民党武装队偶然间发现了这些红军,立刻报告给保安团实施抓捕。
但长时间的赶路加上队伍中的“老弱病残”,这几人的撤退速度根本比不上保安团的追赶速度,护送大家的警卫队也被敌人打散。
何叔衡年纪太大,滚下山时受了伤,被追上的敌人当场枪杀。虚弱的瞿秋白和怀孕的张亮也失去行动能力,只能躲在草丛中。只有邓子恢和周月林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在往回跑的路上,周月林不断地观察着四周的草丛,希望能够看到战友的身影。越接近敌人,周月林的行动就越小心,生怕被敌人发现。
一番搜索后,周月林终于找到了虚弱不堪的瞿秋白。在瞿秋白藏身的草丛附近,周月林发现张亮也成功躲过了敌人。
周月林带着瞿秋白和张亮小心的前进着,同时认真的观察着四周是否有敌军出没。当这三人走到一处破旧的屋子后,瞿秋白和张亮实在没有力气前进了,连呼吸都成为一件困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