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我军唯一准兵团上将47岁英年早逝20万军民冒雨为他送行

时间:2024-02-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1955年9月我军第一次大授衔,一共有57名准兵团级人员参加了授衔评定,根据授衔的标准,准兵团级多数可以评为中将,实际授衔的结果,有53人被授予中将军衔,有3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还有一位被破格授予上将军衔,他就是贺炳炎将军。

  贺炳炎能打仗、有战功,但因为部队机构重组等原因,他在解放战争时期的职务上升稍慢,以致到新中国成立时还只是准兵团级干部。

  当时,二方面军在元帅、大将里已经有代表,上将里面也应该有。历史上,二方面军由红二、六军团合编而成,按照条件,已经评为上将的王震、萧克都来自六军团,但六军团的前身是中央红军的分支,不能完全代表二方面军,这样贺炳炎就作为代表被破格授予了上将,也是唯一一名准兵团级上将。

  贺炳炎,1929年参加红军,同年,入党,曾任红军骑兵连连长、襄北独立团团长、黔东独立师师长、红二军团新编第五师师长、红二方面军第六师师长,参加湘鄂西、湘鄂川黔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长征途中负重伤被截去右臂,在担架上坚持指挥作战。

  后担任八路军第120师第716团团长、独立第三支队司令员、第358旅旅长、江汉军区司令员、晋北野战军副司令员、晋绥军区第三纵队副司令员兼第五旅旅长、西北野战军第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第一野战军第一军军长兼青海军区司令员、西川军区司令员、西南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司令员。

  一次,贺炳炎新调来一位叫杨明松的警卫员。前任的警卫员交接时告诉他,司令员有4个孩子在成都军区八一小学寄读,每个周六下午都要接他们回家度假。但怎样去接,他却没有交代。

  杨明松心想,八一小学距离司令部六七公里,司令还配有两辆专车,难道要让孩子们去挤公共汽车?于是就自作主张派车去接孩子了。

  这件事后来受到贺炳炎的严厉批评:“以后,我的娃娃不能用我的车去接,这个车是我工作用的,娃娃不能用!”

  据贺炳炎将军的子女回忆,养猪,父亲只留下猪头、猪心和猪蹄,把猪肉交给招待所,因为招待所经常要招待部队的首长或中央的同志,这些肉可以缓解一些问题。

  贺炳炎将军时常教育自己的子女,比我们官大的人,我们绝不去巴结;比我们差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人家,而且我们帮助别人做的事情不要去记着它。

  去世当天上午,贺炳炎偶尔从昏迷中醒来,他的第一句话就是让人把军区后勤部长找来,询问部队的营房建设情况,“找你来,是要把工作情况落实,我的部下还没房子住呢,难道我就这样去见老战友了?”

  贺老总亲自书写挽联:“卓越功勋传千秋,革命精神永长存,以此送别自己的这位爱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