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内向“I人”不一定是社恐?你被MBTI人格测试拿捏了吗

时间:2023-07-09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I人和E人的区别不在于是否社恐”,7月6日,微博用户一则关于MBTI人格中I型人格和E型人格划分的帖子冲上热搜,把MBTI相关话题再度带入网友视野。帖文认为I人和E人的划分依据是“是否可以通过社交获得能量”,这一观点在评论区掀起讨论热潮。

  据悉,I和E两个字母是MBTI性格测试里的第一个维度,用于描述个体获取精力的方式。不少年轻人在了解自己MBTI测试结果后会将“I人”、“E人”作为自己的性格标签和交友名片,以便快速找到与自己性格相同或性格互补的朋友。

  从网友发言中大致可以看出,社交对于很多I人来说是消耗能量,对于不少E人来说则可以补充能量,I人也可以通过消耗能量来在社交场合表现得很活跃。那么,“社恐”到底是不是I型人格和E型人格的划分标准?I型人格和E型人格的区别又是什么?想知道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两个“知识点”。

  社交恐惧症,又称为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它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害怕、焦虑和不安,甚至可能会出现恐慌症状。

  社交恐惧症的症状包括各种对社交情境产生明显、持久和过度的恐惧或焦虑,可能会出现紧张、心慌、手颤、头晕、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

  虽然现在很多人把社恐当成一种自我调侃,但社恐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心理疾病,如果真的对社交有强烈抵触,甚至产生不良生理反应,一定要及时求助专业心理医生,进行评估和治疗。

  MBTI划分人格类型的依据是四个维度,根据人们在四个维度上的不同落点,就能判断出一个人人格的大致模样。四个维度中,注意力方向维度至关重要,而I和E则是这个维度上的两个端点。

  I代表内倾型,指更关注自己内部世界的人格类型。内倾型的人,更喜欢独处并在心中思考问题。相比于探索外部世界,他们在探索自己内部世界时感觉更自在。这种类型的人,我们通常说其是内向的性格。

  E代表外倾型,指把精力更多投放在外部世界的人格类型。外倾型的人,更喜欢与他人相处。相比于独处思考,他们更乐意在和他人交换意见时促进自己思考。他们往往较为擅长社交,能在社交中感受到快乐。

  需要注意的是,I和E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界限,并不是说内倾型的人完全没有外倾型特质,也不是说外倾型的人完全不会独立思考。一个内倾型的人,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也可以侃侃而谈,而一个外倾型的人,独立思考时也能做到安静专注,只不过当他们处在非偏好情境时,没有在偏好情境下那么舒服而已。

  MBTI把人分为四大类、16种人格,像是在让人对号入座,给人贴上标签,但其实每个人的性格都有不同。何况,该测试一直面临争议,有学者认为,该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不理想,如果每次测试改动一两道题目,得到的结果就可能完全不一样。也有人认为,该测验的描述含混,属于“巴纳姆效应”——因为描述模糊而普遍,以至于放诸四海而皆准。

  说到底,MBTI只是一个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工具,通过这种玩乐式的测试,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性格有大致了解。

  某些场合中,它还可以一个社交工具,像星座、塔罗牌一样,通过它,我们能更快找到性格相似的朋友。对大多数人来说,说MBTI是一套性格测试题,不如说它是一场社交狂欢,娱乐性才是它风靡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