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带胡须的蒙娜丽莎

时间:2019-09-03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详情

  1917年,杜尚在一幅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的印刷品上,用铅笔涂上了山羊胡子,并标以“L.H.O.O.Q”的字样。他的好友弗朗西斯·毕卡比亚将之公诸于世,以“杜尚的达达主义作品”这一标题发表在杂志上。公布后引发争议,杜尚不仅欣然接受,更是多次重画他的“蒙娜丽莎”,从涂上了两撇山羊胡子的《蒙娜丽莎》印刷品,到一张等大的白纸上仅有的那两撇山羊胡子,最后就只是一张原版的未动任何手脚的《蒙娜丽莎》印刷品。事实上,在杜尚那儿,借助挪用他将自己的创作与达·芬奇的原作产生了意义上的割裂,但在图像上却又保持这种内在的联系,进而也赋予作品以另一种深意。

  1912年杜尚因其作品《走下楼梯的裸女》而一举成名,并因此带来订画要求。不过杜尚对此不感兴趣,他说,“不,谢谢,我更喜欢自由。”1915年,他到纽约和毕卡比亚一起成为纽约达达的精英。事实上,早在达达名称出现以前,杜尚就表现出明显的达达精神。他的作品总是独特、大胆、充满狂想。他用锡片、铅丝、油彩、粉末等非传统材料和全新技法进行创作,还用自行车轮、铁锹、梳子等现成品做成雕塑,甚至让现成品直接成为作品。他把署有R·Mutt之名的小便器送至1917年的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题名为《泉》。这种标新立异让人有种玩笑开过了头的感觉,它遭到了以前卫自诩的组委会气急败坏的拒绝。

  与《泉》一样著名的恶作剧是他1919年回法国后所搞的若干幅“带胡须的蒙娜丽莎”。在达·芬奇那件举世闻名的《蒙娜丽莎》彩色复制品上,他用铅笔给这位美人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美人的神秘微笑立即消失殆尽,画面一下子变得稀奇古怪、荒诞不经。

  “L.H.O.O.Q”是法语elle a ehaud au cul的快读谐音,暗喻画面形象是污浊的。在这里,杜尚将达·芬奇的经典名作当作公然嘲讽的对象,展示了他真正渺视传统、无视约束的品性。他把反艺术推向了极致,给后继的艺术运动以新的启迪。

  对于超现实主义者而言,杜尚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的“姿态亦具有超现实主义的意义……表现了先于后来的超现实主义者的思想。从艺术角度看,超现实主义者几乎没有超越出这种思想。”(《世界艺术百科全书选译Ⅰ》,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297页)达达开拓的新的视觉艺术领域成为超现实主义艺术最为直接的根源。

  2017年10月21日,法国观念艺术(Conceptual Art)之父马塞尔·杜尚重制的一幅《蒙娜丽莎》,在巴黎的苏富比拍卖会上拍得63.25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92.2万元),杜尚在此画里用铅笔为蒙娜丽莎加了两撇翘胡子及一小撮山羊胡。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