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反制来了!不到24小时欧盟外长对华摊牌普京已准备好力挺中国

时间:2024-08-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据报道,不顾中方和欧洲业界的一再反对,一意孤行的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华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的最终决定草案。新草案大体上维持了从7月开始征收的临时性关税方案,拟议税率小幅下调。根据欧委会官网公布的信息,三家抽样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比亚迪的关税税率从此前的17.4%降至17%,吉利的关税税率从19.9%降至19.3%,上汽的税率从37.6%降至36.3%。此外,“其他配合欧盟调查但未被抽样”的公司将被加征21.3%的关税。

  中国和欧盟在世界的经济中,始终保持着微妙的平衡。然而,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这种平衡开始出现裂痕。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制造商依靠着超强的创新能力,以及价格优势,快速占领欧洲市场。欧盟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存在着政府补贴,这对他们本土的汽车企业是不公平的竞争,会对欧洲本土汽车产业造成严重冲击。中国方面坚持认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是自身技术进步和市场竞争的结果,而非政府补贴的产物。

  随后我国商务部和相关车企,都派人和欧盟展开洽谈。我国拿出了诸多证据,证明我国电动汽车并未对欧盟市场造成实质性损害。可经过一个多月的洽谈和磋商,欧盟方面只是在7月份的基础上,小幅度调低了关税税率。欧盟的如此做法,意味着双方就加征关税问题展开的十多轮谈判白费。欧盟依旧一意孤行地基于其单方面认定的“事实”,坚持其错误的决定。对于欧盟的做法,我国外交部第一时间做出回应。此外,我国商务部、欧盟中国商会等组织,先后发声对此表示反对。

  合作本来就是互利共赢的,单方面的让利本就是一厢情愿选择罢了。欧盟本以为,对中国的出手,中国不会反击,没想到,欧盟出手还没到24个小时,中国就发起反击,欧盟也只能默默承受。可以说,欧盟这是自作自受罢了。要知道,早在五月的时候,我们就对欧盟的进口猪肉等进行了反倾销调查,而这其实就是在警告欧盟,大家都是互利共赢的。并且留足了时间让欧盟进行思考。

  这个调查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且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给对华电动汽车增加关税。按照正常情况,此项调查都是相关产业联盟认为国外货物在本土的发展,威胁到本地产业,才要求进行的,而欧盟这边在没有收到相关申请就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从发起到抽样调查再到初步裁定,每一步都充满了不合理的行为。从数据上来看,欧洲国家进口的电动汽车绝大多数都来自西方的车企,欧盟委员却视而不见,非说中国电动汽车阻碍了欧盟本土的汽车发展,对他们造成影响。

  据央视新闻报道,路透社提问,中国最新决定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乳制品进行反补贴立案调查,是否是为了报复欧委会降低却不是放弃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关税的举措?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本案是应中国国内产业申请发起的,这与欧委会在没有成员国和产业界申请的情况下,贸然发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有着本质区别。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本案刚刚启动调查,我们将依据中国有关法律法规、遵循世贸组织规则,公开透明地开展调查,充分保障各利害关系方权利。

  据报道,中国商务部宣布,应中国业界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相关猪肉及猪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作为中国猪肉及猪副产品的第一大进口来源,欧盟猪肉业界马上急眼了,大呼“争取理解和谈判空间”。一些欧洲媒体还借机炒作称,此举是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的反制措施,或加剧贸易紧张局势。而对于正因西方制裁和欧洲关系跌至冰点,并于去年刚刚解禁输华猪肉禁令的俄罗斯来说,这块“肥肉”他可不打算和欧盟客气。

  值得一提的还有,俄罗斯出口中心高级副总裁尼基塔·古萨科夫在接受俄媒专访时还透露,俄罗斯希望成为中国市场的三大猪肉供应国之一,欧盟实际上经过这次的风波之后,未来能否出口中国都是问题了。对此有评论称:“中国的反制很精准,而且提前找好了出路,一旦国际市场出现波动或供应中断,将对国内的食品供应安全构成威胁。从俄罗斯进口是完全合理的,不知道欧盟为什么如此破防。”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