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惠东是东江地区革命斗争发源地之一、全国首批区级苏维埃政权诞生地之一,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以北部山区的高潭、宝口、安墩、白盆珠、多祝5个乡镇红色资源优势最为突出。近年来,惠东县坚持以“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为目标,立足山区老区资源特色,充分发挥党组织“红色引擎”作用,突出“六链”聚能,推动革命老区山区连片振兴,山区五镇综合实力不断提升。
近年来,惠东强化统筹指挥,推动县直各部门把促进革命老区全面振兴当成分内事,围着老区转、聚焦振兴干,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老区振兴发展态势,先后编制实施《“山区五镇”连片开发发展规划》《红色村庄发展规划》《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规划》等。
为推动革命老区重点项目建设,惠东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了由县农业、发改、住建等10个职能部门组成的“三个基地、十件实事”现场指挥部,全县累计投资超过20亿元。
根据上级部署安排,在高潭镇建成广东省首批干部学院——东江干部学院,2022年被中组部列入全国72所党性教育干部学院目录,累计承办培训班800多期,培训学员约4万人次。制定与东江干部学院融合发展方案,建成并统筹使用安墩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港口英雄民兵连等8个党员教育基地,深化红色特色教学品牌、联合办班等方面的合作,实现教学质量与地区发展“双提升”。
同时惠东以“整镇推进、整县提升”为抓手,建立“县镇干部联村、村干部联组、村组党员干部联户”的“三联”机制,建强基层组织体系。通过实施村组“强根善治”工程,出台村级党组织书记监督管理办法等17项制度,对全县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和村(居)民小组长进行“精准画像”。
在人才储备方面,惠东通过内用、外招、上请、下挖、近补、远育多向发力,促进各路人才“入县下乡”投身老区振兴。整合省、市、县、镇四级专家资源,组建“科技+医疗+教育+法律”四支人才服务队,为老区提供技术指导。实施“头雁培育”工程,创新开展村小组长大学生工程,储备“三级五类”人员1173名。
此外,惠东还深挖红色文化、蓝色海洋、绿色生态、古色优秀传统文化等资源,实施金色成长计划,开展全县干部队伍能力素质提升行动。通过实施党员进党校三年培训计划,实现全县党员培训全覆盖,并利用在革命老区安墩镇设立的清华大学乡村振兴广东惠东远程教学站等“云课堂”,举办培训200多班次。
为了驱动老区产业振兴,惠东坚持党建赋能、产业富民,将“党建链”嵌入“产业链”。立足“红色+”发展模式,构建以项目为中心的党建推进机制,推动红色资源与其他资源联动发展,实现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通过整合全县“红色+绿色”资源,推进白盆珠镇“山湖毓秀·康养休闲”、多祝镇“双色荟萃、秀美古镇”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培育“农村党建+乡村振兴”双示范点30多个,打造集红色教育、红色旅游和生态康养休闲于一体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样板,辐射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注重特色打造,探索产业链上建支部、党员示范带民富的新路子,如安墩镇葵双村以“支部+协会+N”模式做优做强特色蜜柚产业,种植11万余亩,年产值1亿多元。
同时惠东坚持把红色文化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推动红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对老区振兴的助力作用。
比如,打造红色宣讲矩阵,突出“以身边人讲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身边人”,组建20多个理论宣讲团、乡音宣讲队等进基层宣讲200多场,受众超过3万人次。打造红色研学基地,依托粤赣湘边纵队纪念公园等“一核八点”党员教育基地,把全县160多处革命遗址打造成为党员干部追寻革命烈士足迹、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红色研学基地。打造红色文化品牌,深挖高潭甘溪“五人党支部”、粤赣湘边纵队等红色故事,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传承惠东红色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用红色文化浸润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浸润时代人心。
惠东坚持党建引领助推民生实事,加快完善交通、水利、教育等民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推动实现党建反哺民生。如投资10.7亿元建成潮惠高速连接线(高潭段),规划建设“惠东县北部革命老区红色旅游公路”,打通高潭等山区五镇“U”型路网;谋划推动高潭宝口供水工程建设,计划投资约1.18亿元,供水规模覆盖两镇全域28个村,解决老区人民用水问题;建成惠东县第三人民医院、实施高潭中学学生宿舍升级改造工程、安墩中学迁建工程等系列民生工程,加强老区移动信号、光纤网络等通信设施……
同时惠东还积极探索“党建+”模式,推动机关党建、群团组织等多方联动模式,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增动能、提温度。投入6500万元建成县镇村三级党群服务中心,实施党群服务中心“亮灯工程”,着力打造成乡村振兴、“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等重点工作的前沿服务阵地、党员群众的“红色家园”和为民服务的“重要窗口”。
针对基层治理“散”的问题,惠东建立综合网格680多个,落实联系服务等五项机制,构建“党建引领、一网融合、多网联动”红色网格。推进“惠民连心”工程,探索建立“党群同心、守望相助”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建立“局长驻村工作室”,构建组团式、现场式、挂牌式、包案式服务体系,筹集帮扶资金3000多万元,领办“民生微实事”近900多件。开展“党建林”建设,以党建引领林业生态建设,绘就老区绿色发展新图景。
值得一提的是,惠东通过开展“传承家风·德润惠东”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十个一”系列活动,做实抓党建促农村宗教治理,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