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玩家对镜头的内变焦还是外变焦十分在意。我个人觉得吧其实外变焦也没有大家想象的”进灰感人“那么可怕,而且事实上也没有哪家的大三元标变镜头能做到内变焦。腾龙的28-75mm F/2.8 Di III RXD即使是伸长到75mm端,整体长度也并没有增加多少,这一点挺不错的,显得十分紧凑。
腾龙这款标准变焦大三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大三元”,75mm和70mm倒是没有什么差别,而28mm和24mm的差距还是比较大的。但腾龙官方也曾表示过,如果大三元镜头非要做24mm广角的话,那么体积和重量也会跟着上去。然则,很多人即使是用28mm拍摄日常生活场景也是足够的,为何不用“4mm”广角焦距来换取更小的体积和质量呢?想想真的很有道理。
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定价虽然是相对较低,但是它的做工一点也不含糊。尽管不是全金属镜身材质,但仍带有简易防滴构造,还有防污涂层。广角端支持最近0.19m的对焦距离,望远端支持0.39的最近对焦距离,最大摄影倍率分别为1:29和1:4,对于最求美丽虚化的朋友来说简直是至佳选择。
这一身哑光黑彰显了腾龙对美的高追求的特色,操作时的手感真的很不错,实际用起来的话,我觉得变焦环的阻尼偏硬一点,毕竟使用最为频繁,太软的话反而不好;而对焦环就容易拧动得多,只不过日常AF模式下会用得很少。索尼的DMF对焦以及MF对焦都是可以完美支持的,眼控自动对焦同样也是。
看到镜头这一身简洁的造型,可能你会疑惑——腾龙的专业VC防抖去哪了?AF/MF切换键总要有吧?对焦窗都取消了?首先,AF/MF没有实体键这确实对于一些玩家来说会不方便,然而索尼A73快捷键切换也就2秒的事情;其次,索尼微单自带五轴防抖&手动对焦斑马线,可回答另外两个问题。正因为索尼微单先进而且强大,所以才会有这样简洁的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诞生。
前端镜片具有氟素化合物涂层,即使表面附着灰尘、水滴或者指纹,都可以轻松去除。镀膜方面依然使用腾龙独家的BBAR宽频抗反射镀膜,可有效抑制眩光和鬼影,实现清澈通透的成像。
镜头的滤镜口径为67mm,显然比常见的大三元使用的77mm要小,但同样有F2.8大光圈的光学性能,我肯定更想要小镜身小口径的镜头来配合微单。至于当一切变小了之后,真实性能有没有打折扣?下文我们就通过详细评测来给大家展示了。测试样机我们全程采用索尼最新的A73全画幅微单相机来搭配。
我们买标变大三元,基本上对它第一要求就是要“锐”。所谓锐,其实是指成像解析度要高,清晰,锐利。锐利同时也要看中央和边缘的情况,一般官方MTF曲线会有量化,但我们更注重的是实际拍摄的结果。所以我们在各个光圈段对腾龙28-75mm F/2.8 Di III RXD用实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