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一到秋冬这种维生素格外缺别说没有提醒你!

时间:2019-09-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162

  说起维生素,大家都不陌生。水果、鸡蛋、坚果、牛奶、粗粮、蔬菜……天然食材里,通常含有大量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

  有关维生素D,最为人所熟知的作用就是促进钙吸收、维系骨骼健康,因此它又常被称为抗佝偻病维生素。

  事实上,维生素D 的作用远不止这些。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是维护人体健康的重要营养素,包括心血管病、内分泌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缺乏维生素D 有关。[1]

  同时,长期缺乏维生素D不仅会造成儿童骨骼发育不良,还有可能导致代谢性疾病、白血病、直肠癌、 胰腺癌、乳腺癌、皮肤癌等肿瘤疾病的发生率明显提高。合理补充维生素D对儿童健康有着重要意义。[2]

  因此,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0~64 岁的人(包括孕妇乳母),每天应摄入 400 IU 维生素D;65 岁及以上,每天应摄入 600 IU维生素D。

  很多人都知道补充维生素D要“多晒太阳”。90% 以上的维生素D是靠人体皮肤在紫外线下“光合作用”而成。因此,理论上适当日光浴可以满足人体对维生素D的需要。

  实际上,不管是因为纬度、季节、天气导致的光照时间不足,还是皮肤较黑、不爱出门、严格防晒等个人原因,任何影响皮肤直接暴露于紫外线的因素,都有可能影响合成效率,造成维生素D缺乏。

  根据一项针对华东地区 12662 名中国成年人的调查显示,人群中维生素D缺乏率为80.3%;女性的维生素D缺乏情况比男性更严重。[3]

  除了在有太阳的时候,多去室外活动,多晒太阳,补充维生素D。在阴雨、雾霾、秋冬等光照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要想改善缺乏维生素D的情况,那就只能靠“吃”。

  与大多数靠“吃饭”就能摄取的营养物质不同,天然食物中维生素D含量通常较低。传统概念里,很有营养的瘦肉、奶类中,也只含有微量维生素D;更不要提谷物、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材,几乎不含维生素D。

  就算是维生素D相对含量丰富的海产鱼类、蛋类、肝脏等食物,也远远满足不了每天至少400 IU的维生素D摄入量。毕竟,一个蛋黄中大约只有 25 IU(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

  可以说,如果天公不作美,光靠“吃饭”,真的很难达到足量摄入维生素D的目标。

  营养学家建议:如有必要,可选择「强化 VD」食品或者维生素D制剂作为补充。根据国内的参考建议,婴幼儿要从出生 2 周后就要开始补充维生素 D,并至少补到 2 周岁; 65 岁及以上、对维生素D摄入量更高的人群,更要注意补足维生素D,预防出现的骨骼问题。

  再也不担心秋冬时节晒不够太阳,雾霾天气无法出门;再也不用纠结维生素D强化食物有哪些、每天要吃多少上纠结。每天随餐1粒,轻松搞定。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